有段时间没有进行老镜头的实拍了。究其原因,一是北京最近的好天气不是很多,二来呢我手里镜头的镜头也基本上都实拍过了。好在最近整理相机的时候发现了一枚苏联Fed 50/3.5旁轴用的镜头,所以就带上它再次去了趟798艺术区。
798艺术区原址是在国家“一五”期间,由民主德国援建的元器件、军工业器件基地。不过现在北京798艺术区已逐步实现从原生态的电子制造工厂,向多种文化业态相融合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逐步转型。目前,798艺术区已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化艺术的风向标和文化名片,798也已经演化为一个文化概念,成为了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。
【资料图】
我的很多实拍都是在798进行的,真不是对这里有多喜欢。现在的798在进行大面积的整修,停车位大幅度减少,原来很多墙上漂亮的涂鸦也都被清理掉了,总之是让我越来越不想来了!只是考虑到冬末春初的北京,除了满目的灰色调之外好像也没有太多的色彩了,而作为艺术区的798各种色彩要丰富得多。各位有什么色彩相对丰富、适合实拍的地方,请一定告诉我,谢谢!
今天这枚Fed 50/3.5镜头,是苏联在1934年-56年间生产的。该镜头最早开始生产于1934年,是随着Fed旁轴机一起问世的。到了1940年代,该镜头的设计被转交给了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光学机械厂(Krasnogorsk Mechanical Plant,简称KMZ))。同样的设计,在KMZ生产的,就变成了Industar-22。不过Fed品牌的30/3.5镜头,一直都是由位于Kharkov的FED厂独家制造的。这枚镜头上的金属滚花设计,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的!
以下几张图是宋科老师赠送给我的Industar-22品牌的30/3.5镜头,和我实拍的这枚Fed 30/3.5镜头的对比图。不难看出,除了品牌不同之外,二者并没有明显的差异。不过我个人倒是更喜欢Industar-22的那个金属镜头盖。
这枚Fed 50/3.5镜头,为三组四片的Tessar(天塞)结构,最近对焦距离为1米,光圈为F3.5至F16(早期镜头为F18)。作为旁轴相机使用的镜头而言,1米的最近对焦距离倒是无可厚非,但是在进行近距离拍摄时,我个人觉得还是有些不便的,特别是相对于0.5米或者0.33米的单反镜头而言。该镜头采用了可收缩设计,也就是大家俗称的“拉脖儿”镜头,在下图3和4中可以很容易看出这种设计的优点:便于携带。
根据我查找到的资料,早期的Fed 30/3.5镜头并没有镀膜,而是到了1949/50年左右,才开始生产有镀膜的镜头。我此次实拍的这枚镜头,从前、后镜片表面的颜色来看,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已经增加了镀膜的。
还有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,我实拍的这枚Fed 30/3.5镜头,在镜头的前脸和后口上分别各有一个数字编号(下图1和2)。而宋科老师赠送给我的那枚Industar镜头,则只有前脸上有镜头号(下图3)。哪位老师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?不同厂家应该算不上是一个合理的解释吧。特别是为何Fed镜头上会有两个差距很大的编号呢?
这枚Fed 50/3.5镜头为德国Leica的39毫米接口,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接口,因此需要通过L39转NEX的转接环转接到微单上使用。
该镜头手动镜头,所以相机的拍摄模式设定在了A档、也就是光圈优先的模式。实拍时我通常只用两档光圈,一是镜头的最大光圈、另外一档则是F8光圈。此次实拍所有的近景都是使用该镜头的最大光圈F3.5,而远景则统一使用F8光圈。因为实拍当天,午后的北京天气非常晴好,所以相机的ISO设定在了50。
考虑到这枚镜头的生产年代,所以根据拍摄场景,部分图片直接拍摄成了黑白照片。黑白图片是直接在相机内设置采用黑白模式拍摄的,而非拍摄彩色照片后再处理为黑白照片。个人觉得这样可能更容易体现原汁原味的黑白色调吧。
所有图片除了加了水印和调整了大小之外,未进行其它处理。
我的想法是我就是实拍,但不会给出我对某个镜头的评价。因为所有的评价,都是带有个人主观性的,容易对他人产生可能的误导。所以,具体的评判,各位还是根据图片自己做出吧。当然也有可能各位觉得我拍的照片实在是太烂了,我只能说声抱歉,那是因为我的水平还有待提高,并不是某个镜头的问题。
作者:张一
Copyright 2015-2022 东方礼仪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8 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